您好,欢迎访问咸阳保民肿瘤研究所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咸阳保民肿瘤研究所

保民肿瘤研究所

执着、务实、担当!

24小时服务热线:15394108235

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世界癌症日关注癌症预防

人气:1522发表时间:2016-04-28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数据表明,到2020年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将增加50%,也就是说,每年将增加1500万人。在这当中,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占世界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仅为13%。此外,我国目前癌症诊治上还存在着肿瘤专科机构分布不平均以及医疗设施、人员水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较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癌症防治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癌症防治组织和抗癌工作者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每年的2月4日"世界癌症日"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这一天,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形式各样的癌症科普宣教活动,旨在倡导使用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2012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Together it is possible共同参与,成就奇迹",其意有三:第一,呼吁大家齐心合力,通过合理利用专业机构治疗手段、加强国家医疗政策支持、提高国民科普认知性等三种途径,将可防可治的癌症,运用规范化的技术加以防治。第二,继续加强肿瘤防治技术研发,使现在不可防治的疾病最终变得可防可治。第三,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实现到2025年癌症和其他非传播性疾病发病率降低25%的最终目标。

世界癌症日活动在华西医院启动
世界癌症日活动在华西医院启动

  肿瘤防控共同参与

  2012年2月4日上午,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世界癌症日全国性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辛兵副部长、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院士、四川省卫生厅赵万华副厅长、四川省科协_____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常务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步宏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世英教授以及来自各癌肿的专家和医护工作者出席活动的启动仪式。

  郝希山理事长在致辞中讲到:2011年9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非传播性疾病峰会(UN NCD Summit)上,癌症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起被列为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与会各联合国成员国共同探讨了包括癌症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危害和防治措施,并通过了《非传播性疾病防控政治宣言》。该宣言系统阐述了非传播性疾病相关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目前对该问题重视的不足,并列举了在非传播性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方面各国需要付出的努力。该宣言明确指出,癌症相对其他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言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征,这说明,比起其他三类疾病的防治,癌症的防治工作需要面临更为复杂、困难的问题,癌症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对我们癌症领域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国联络处所在地,今后将把"肿瘤防控共同参与"这一理念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工作中,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各医疗机构、相关学会以及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团结多方力量为癌症患者造福,为改变癌症防治的未来共同奋斗!

  吴良有处长在致辞中对中国抗癌协会长期以来在肿瘤防控方面作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要继续促进癌症的早诊早治和规范化治疗的宣传,癌症一旦早期发现,就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延误时机。第二,要加强癌症科普宣传的学术研究,寻找癌症患者需求的关键点,提出更多对癌症患者有帮助的建议。第三,要逐步健全癌症防治及科普宣教的网络,正如2012年世界癌症日主题"共同参与,成就奇迹"所倡导的,我们要让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康复组织、公益慈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以及癌症患者,共同地编制这样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覆盖下,我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让病人得到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帮助。

  辛兵副部长表示:现今,癌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每一个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早期的诊断、规范化的治疗以及科学的癌症康复是每一个患者与其家属甚至公众需要了解与认知的。当前我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0%,部分医疗机构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带瘤生存已经不是神话,我们要共同努力促进抗癌经验的交流,推广先进理念,传递生命的希望,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共享幸福生活。战胜癌症依靠的不仅是空洞口号,在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局面,结合精神与互助的力量共同实现。

癌症防治座谈会
癌症防治座谈会

   肿瘤防控建言献策

  启动仪式后,举行了"共同参与,成就奇迹"肿瘤防控座谈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慢病处、卫生部新闻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与中国科协科普部相关领导分别听取了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肿瘤专家、四川省癌症康复会、四川省卫生厅和四川省科协等机构抗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验和需求。

  张广超秘书长介绍了国际抗癌联盟2010年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主旨:"治疗可以治疗的疾病,预防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系统付诸实现"对今后中国抗癌事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步宏教授结合2012年世界癌症日主题"共同参与,成就奇迹",对团结各级力量,降低癌症发病率提出了建议。于世英教授从倡导患者带瘤生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介绍了姑息治疗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和地位。四川省癌症康复会代表从群众抗癌知识贫乏,诊疗与康复方面的迷茫,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等方面向在坐的领导提出了要求。四川省卫生厅与四川省科协分别介绍当地肿瘤防控工作与科普知识宣教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传播抗癌知识,服务广大公众

癌症防治青稞沙龙
癌症防治青稞沙龙

  活动期间,本着共同参与的理念,中国抗癌协会联合中国数字科技馆共同举办2012年世界癌症日青稞沙龙。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秘书长刘端祺教授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闫天生教授做客青稞沙龙,从不同方面为现场观众和广大网民解疑答惑。

  郝希山院士介绍了世界癌症日的由来。2000年2月4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癌联盟针对当今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的现状,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肿瘤高峰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呼吁建立肿瘤科研的国际性合作,攻克癌症,使全世界的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医护服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心。峰会上签署了"巴黎宪章",其中规定每年的2月4日为"世界癌症日",这一天在全球范围内举行形式各样的科普宣教活动。

  在谈到肿瘤治疗的时候,郝希山院士指出:"治疗可以治疗的癌症"的含义是,掌握抗癌治疗的"度",在抗癌治疗有效阶段,应当进行适当的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为代表的、以抑制癌细胞生长为目的的抗癌治疗。必需看到,在癌症早期,上述手段对癌症十分有效,治愈率可达80-90%,应果断实施,绝不能放弃或拖延治疗。也必须看到,在现阶段,全世界对中晚期癌症,特别是晚期癌症,做的大多是"减瘤治疗",且在数月至数年内所有抗癌手段都丧失疗效,真正治愈的还不多。

  另外,郝希山院士谈到人们往往用器械的价格是否昂贵、操作是否复杂来判断技术含量的多少,这是个误区。其实,花费少、操作简单、诊疗可靠的,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实际上,姑息治疗之所以与手术、放疗、化疗同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已不被看作"技术含量不高"的落后治疗,除了因为其中的人文内涵所代表的先进理念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还因为它舍弃的仅仅是对患者无益甚至有害的一些无效治疗,代之以符合患者本人的、家庭的以及社会最大利益的舒适治疗和护理。这一舍一取就很有学问,有大量的医学前沿问题有待探索,体现了丰富的技术含量。姑息治疗简单说,就是一种让病人尽可能舒适的对症治疗。刚刚过去的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姑息治疗在我国从后台走上前台,从配角演化为主角的十年。姑息治疗是基于人类目前认知水平的、现实的、顺势而为的积极理性的医疗行为,它鼓励患者带瘤生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非医学的无可奈何之举。

  在谈到大肠癌预防方面,刘端祺教授强调"一级预防"这一理念,早期发现结直肠息肉就有可能终止癌症的发生。我们已经知道,绝大部分患者的CRC源自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息肉,只要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并将发现的息肉及时切除,就有可能将CRC的发病率降至最低。根据筛查的目的和结果,可将结直肠癌筛查分为癌症预防检测和癌症早诊检测。最理想的筛查本应首选结肠镜检查,从50岁开始每10年1次。但美国同样面临卫生费用的制约,结肠镜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也并非所有参加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都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于是变通为:高敏粪潜血实验每年1 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 年1 次。也可提供其它结肠癌预防检测,如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10年1次)或CT结肠成像检查(每5年1次)或结直肠癌早诊检测—免疫化学便潜血试验。美国的结直肠癌多见于老年人,所以在指南中做了一些年龄的界定,如:对50~75 岁的成年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不推荐对筛查结果一直为阴性的75 岁以上人群和所有85 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

  闫天生教授在介绍肺癌相关知识的时候指出,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一、吸烟:90%以上肺癌由于主动吸烟或"二手"烟;二手烟人群肺癌风险升20%-30%;二、生活环境污染:大气污染(PM2.5)、居住环境空气污染(氡气),烹调油烟、饱和脂肪是重要诱发因素;三、工作环境:粉尘、烟雾、煤焦等,职业环境;四、遗传因素:几代人都有肺癌,基因遗传;五、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六、肺部慢疾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癌的发生率也高。据统计,京沪8个城市,90%的肺癌发病与上述原因相关。

  活动同步举行了大型科普知识宣传、义诊咨询和科普宣传实践活动。现场放置各系统常见肿瘤病理标本(如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肾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及相关资料(如预防、降低癌症风险的健康生活方式等),并安排医务人员现场讲解,以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广大群众介绍防癌控癌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